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下列关于光缆引下线及防护措施,正确的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019年版)》1.5.5] | A、光缆与构架搭接一起,间距小于20mm。 B、光缆引下线接地应规范,采用双螺栓。 C、余缆可靠固定在余缆架上,绑扎点不应少于4处。 D、余缆架和接线盒与构架间采用匹配的固定卡具加绝缘橡胶固定。 |
保护屏柜柜顶小母线,可不设置防护措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019年版)》1.5.2] | A、正确 B、错误 |
屏、柜二次电缆芯线穿孔处应设胶套或者绝缘保护,防止损伤电缆外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019年版)》1.5.2] | A、正确 B、错误 |
两组蓄电池不可布置在同一房间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手册(2019年版)》1.5.6] | A、正确 B、错误 |
屏柜、箱体及其内部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 )。(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2.1) | A、绝缘制品 B、铁镍合金制品 C、高强度螺栓 D、镀锌制品 |
用于继电保护和控制回路的二次电缆应采用( )。(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3.1) | A、铜芯电缆 B、铠装屏蔽铜芯电缆 C、屏蔽电缆 D、铠装阻燃电缆 |
控制电缆应选用多芯电缆,尽量减少电缆根数。芯线截面面积( )mm2应留有备用芯。(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3.6) | A、不大于4 B、不小于4 C、不大于16 D、不小于2.5 |
在同一室内使用光缆连接的两套设备不在同一屏柜内时,宜采用( )连接。(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3.7) | A、双绞线 B、尾缆 C、单模尾纤 D、尾纤 |
保护通道信号的电传输部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音频线。该屏蔽线所连接的两个设备之间不应再经端子转接,( )除外。(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3.8) | A、测控屏 B、故障录波屏 C、配线架 D、保护屏 |
屏柜内尾纤应留有一定裕度,铺放盘绕时应采用圆弧形弯曲,弯曲直径不应小于( )mm,应采用软质材料固定,且不应固定过紧。(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3.16) | A、20 B、200 C、50 D、100 |
交流电压回路,应按工程( )考虑电压互感器的( )的情况。(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4.1) | A、最小规模;负荷减少至最小 B、最大规模;负荷增至过负荷 C、最小规模;负荷增至最大 D、最大规模;负荷增至最大 |
当回路电压超过400V时,端子排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 )标志。(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4.9) | A、橙色 B、蓝色 C、黑色 D、红色 |
屏柜、箱体的正面和背面应标明间隔的双重编号,即( )。(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5.2) | A、保护装置名称、设备编号 B、设备名称、保护装置编号 C、设备名称、设备编号 D、设备名称、屏位顺序号 |
采用屏柜小母线方式时,屏柜小母线两侧及每面屏柜处应有标明其( )的绝缘标识牌。(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5.3) | A、电压等级或顺序号 B、名称或顺序号 C、代号或顺序号 D、代号或名称 |
保护电源和控制电源回路标识应( )。(GB/T 50976—2014《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安装及验收规范》4.5.11) | A、简略明显 B、一致 C、有明显区别 D、统一采用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