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混凝土结构工程,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 )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0.1) | A、搅拌站 B、相应结构构件 C、结构主体 D、施工作业区 |
混凝土结构工程,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每连续两层楼取样不应少于( )组;每20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0.1) | A、3 B、4 C、1 D、2 |
混凝土结构工程,对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值应( )后按现行国家标准GB/T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判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0.3) | A、乘以1.05 B、除以0.88 C、乘以1.10 D、除以0.85 |
混凝土结构实体,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 )点取平均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2) | A、3 B、4 C、5 D、6 |
混凝土结构工程回弹构件,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 )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0.1) | A、300 B、200 C、250 D、350 |
混凝土结构工程回弹,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于( )个测区进行回弹检测及回弹值计算,并应符合有关规定。楼板构件的回弹宜在板底进行。(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0.2) | A、8 B、7 C、6 D、5 |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将每个构件( )个测区中的最小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排序,并在其最小的3个测区各钻取1个芯样。(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0.3) | A、5 B、6 C、7 D、8 |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验,芯样应采用带水冷却装置的薄壁空心钻钻取,其直径宜为( )mm,且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0.3) | A、100 B、80 C、70 D、50 |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对非悬挑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 且不少于( )个构件进行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1) | A、4 B、5 C、6 D、7 |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 ),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1) | A、按比例检 B、抽检50% C、全数检验 D、抽检60% |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 )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构件的选取应均匀分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1) | A、10% B、8% C、5% D、15% |
混凝土结构实体,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2) | A、3 B、5 C、6 D、10 |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 ),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3) | A、经对比校正 B、经过计量检验 C、自检合格 D、具有合格证书 |
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 )时,可判为合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5) | A、90% B、90%及以上 C、80%及以上 D、80% |
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 )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E.0.5) | A、小于90% B、小于90%但不小于60% C、小于90%但不小于80% D、小于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