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竣工后,必须进行工程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GB 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8.0.1) | A、正确 B、错误 |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中位于电涌保护器外部的前端,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是(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8) | A、电涌保护器 B、接地线 C、后备过电流保护 D、接地体 |
在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中,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的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是(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12) | A、分部工程 B、检验批 C、子单位工程 D、分项工程 |
防雷工程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 )m范围内,应采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的一种或多种方法。(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1) | A、3 B、4 C、5 D、6 |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750V,且应穿在( )管中。(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9.1.1) | A、PVC B、金属 C、PPR D、瓷质 |
建筑物防雷工程中网形结构等电位连接网的周边宜每隔( )m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7.2.3) | A、3 B、4 C、5 D、6 |
建筑物防雷工程接地装置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 | A、2.5 B、3 C、4.5 D、5 |
在建筑物入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连接,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不少于( )处的直接连接。(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7.1.1) | A、2 B、3 C、5 D、7 |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时,接地体、引下线的材料、规格,铜质单根扁铜的最小截面面积为( )mm,最小厚度为( )mm。(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附表B B. 1.1) | A、100;5 B、50;10 C、50;2 D、100;2 |
建筑物防雷工程,接地引下线的验收,需测量引下线两端和引下线连接处的电气连接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Ω。(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1.2.2) | A、0.1 B、0.2 C、1 D、2 |
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m。(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 | A、0.3 B、0.5 C、0.8 D、1 |
建筑物在防雷接地施工中,( )方法不能降低接地电阻。(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 | A、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B、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C、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 D、采用单根导体外引,外引长度越长越好 |
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是指用于防护直击雷的防雷装置,由( )组成。(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2) | A、防护装置 B、接闪器 C、引下线 D、接地装置 |
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用于减小雷电流在所需防护空间内产生的电磁效应的防雷装置,由( )等组成。(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3) | A、屏蔽导体 B、等电位连接件 C、电涌保护器 D、电阻 |
建筑物防雷工程采用的( )进场检验结果应有记录,并在符合规范的规定后再在施工中应用。(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2.1) | A、主要设备 B、材料 C、半成品 D、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