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试题类型:
维度分类:
关 键 字:
题目 选项及答案
建筑物防雷工程引下线安装工程验收时,应进行(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1.2.2)
A、检测引下线的平均间距
B、检查引下线的敷设、固定、防腐、防机械损伤措施
C、检查明敷引下线防接触电压、闪络电压危害的措施
D、检测在引下线上附着其他电气线路的防雷电波引入措施
建筑物接地施工可采用(  )方法降低接地电阻。(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
A、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
B、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C、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D、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在建筑物防雷施工中,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  ),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2.3)
A、承力钢结构构件
B、混凝土梁
C、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
D、屋面避雷带扁铁
建筑物防雷施工中,接地体是埋入土壤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4)
A、正确
B、错误
建筑防雷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测试点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0.5)
A、正确
B、错误
防雷工程自然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应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应经检查确认并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再支模或浇捣混凝土。(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2.1)
A、正确
B、错误
防雷工程低压配电线路(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线缆应单独穿于金属管内。(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9.1.1)
A、正确
B、错误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综合布线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管内电线接头不允许超过2个。(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9.1.1)
A、正确
B、错误
接地装置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m。(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
A、正确
B、错误
防雷工程中引下线不应敷设在下水管道内,并不宜敷设在排水槽沟内。(  )(GB 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5.1.2)
A、正确
B、错误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要求,墙体抹灰时墙体与框架柱、梁的交接处采取钉钢丝网加强、钢丝网与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  )mm。(工艺编号:0101010101)
A、>=100
B、>=150
C、>=200
D、>=250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要求,内墙涂料墙面的面层涂料应待底层涂料完成并干燥后进行,从(  )进行涂刷。(工艺编号:0101010102)
A、左往右、分区域
B、左往右、分层分段
C、上往下、分层分段
D、上往下、分区域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要求,室内木门安装时,门扇底部与地面间隙应为(  )mm。(工艺编号:0101010501)
A、8~10
B、10~15
C、5~6
D、10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要求,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  )℃。(工艺编号:0101010704)
A、10
B、8
C、5
D、3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 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要求,建筑物内开关距地(  )m,距离门框边缘宜为(  )mm。(工艺编号:0101011305)
A、1.3;150~200
B、1.2;200
C、1.4;150~200
D、1.4;200
当前第1089/2047页,共有30698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