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Q/GDW1829-2012《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规范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含大跨越)的防舞设计 | A、110(66)kV及以上 B、220kV及以上 C、500kV及以上 D、750kV及以上 |
DL/T1058-2007《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标准规定了220kV及以上,频率为50Hz的紧凑型交流架空线路以及(),频率为50HzDE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选择原则、验收、包装、运输和贮存、安装。 | A、110(66)kV及以下 B、220kV及以下 C、500kV及以下 D、750kV及以下 |
DL/T1058-2007《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220kV及以上,频率为50Hz的紧凑型交流架空线路以及(),频率为50HzDE交流架空线路,且安装地点的海拔()及以下 | A、500m B、800m C、1000m D、1200m |
DL/T1058-2007《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220kV及以上,频率为50Hz的紧凑型交流架空线路以及(),频率为50HzDE交流架空线路,环境温度在()之间 | A、-10℃~10℃ B、-20℃~20℃ C、-30℃~30℃ D、-40℃~40℃ |
DL/T1098-2009《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架空线路间隔棒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此标准适用于交、直流架空线路()的多分裂导线所用的刚性间隔棒、柔性间隔棒及阻尼间隔棒。 | A、双分裂及以上 B、四分裂及以上 C、六分裂及以上 D、八分裂及以上 |
DL/T1098-2009《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相间间隔棒和() | A、跳线间隔棒 B、阻尼间隔棒 C、刚性间隔棒 D、柔性间隔棒 |
对于已经发生的舞动灾害,甚至已经造成舞动损失的线路。在每次停电后,()应尽快组织停电检查。 | A、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运维单位 D、设计单位 |
舞动是()共同作用的灾害,及时有效地监控()信息,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舞动线路灾害,及时采取措施。 | A、雨和雪 B、风和冰 C、雪和雾 D、风和雨 |
线路发生舞动时,应立即启动(),以最短的时间抵达现场 | A、临时方案 B、专项方案 C、应急预案 D、普通方案 |
尽快取得当地气象站证明,并于()内上报省公司 | A、12h B、24h C、48h D、72h |
杆塔螺栓应在投运后()及舞动发生后进行防松排查 | A、一年 B、半年 C、两年 D、五年 |
输电杆塔连接的排查,宜采用(),选择杆塔的主要部位进行紧固件的连接排查 | A、扭矩扳手 B、普通扳手 C、眼睛扳手 D、棘轮扳手 |
对采取“下横担以上部位进行防松加固”的杆塔,在遵循第一条验收原则的基础上,对塔头、横担、下横担附件采取防松措施的紧固件连接点,进行抽样验收,每个部位的抽样个体或点数不少于() |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
对采取“整塔防松加固”的杆塔,在遵循第二条验收原则的基础上,对塔基处的紧固件连接点,进行抽样验收,每个部位的抽样个体或点数不少于() |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
新的相间间隔棒到货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伞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 | A、20mm² B、25mm² C、30mm² D、40mm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