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现场施工安装时,《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各页不得毁损,责任人必须(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3.2) | A、手签 B、手填 C、打印 D、复印 |
关于《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每项工作签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3.3) | A、相关责任人据实手签 B、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为分包队伍人员 C、监理单位应为专业监理工程师 D、运行单位代表缺席时,由施工单位人员代签 |
根据《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相关要求;为保证记录的真实性,记录卡每页记录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确认。( )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签字。(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第三条) | A、总监理工程师 B、专业监理工程师 C、项目总工 D、业主项目经理 |
为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每页记录完成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确认。(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3.4) | A、正确 B、错误 |
工程施工过程中,《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由监理单位保管。(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3.1) | A、正确 B、错误 |
工程完工后,《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留存。(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3.5) | A、正确 B、错误 |
GIS设备螺栓紧固后应由紧固人员用红色记号笔在螺栓头上划“/”,检查人员检查后在同一位置用黑色记号笔画“”,记号完成后方可填写完成记录。( )(基建安质〔2015〕42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应用〈变电站工程主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工艺关键环节管控记录卡〉的通知》附件12) | A、正确 B、错误 |
加强对设备交接试验的管理,所有交接试验数据必须在现场当场出具,关键数据须由( )现场人员签字确认。(基建安质〔2016〕7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GIS安装质量管控重点措施的通知》第二条) | A、安装单位 B、制造厂 C、监理单位 D、运检部门 |
加强安装环境管控,逐步推行工厂化安装、无尘化作业,所有GIS安装作业现场必须安装( )实时检测设备,实现对环境条件的实时查询和自动告警,确保安装环境符合要求。(基建安质〔2016〕7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GIS安装质量管控重点措施的通知》第二条) | A、温湿度 B、光照度 C、气压值 D、洁净度 |
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对施工单位自购材料应严格实施见证取样、检测,涉及GIS使用的材料检测结果须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使用。( )(基建安质〔2016〕7号《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GIS安装质量管控重点措施的通知》第二条) | A、正确 B、错误 |
下列按规范要求必须接地的是( )。(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0.4、3.0.9) | A、安装于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 B、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C、与机床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外壳 D、额定电压110V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
通信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皮、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架、进风道、水管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门窗等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应以( )与( )连接。(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8.3) | A、直线方式;垂直接地极 B、直线方式;环形接地母线 C、最短距离;垂直接地极 D、最短距离;环形接地母线 |
电缆沟道、竖井内的金属支架,应至少两点接地,接地点间距离不宜超过( )m。(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8.3) | A、5 B、10 C、20 D、30 |
各类设备连接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积应根据( )确定。(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8.5) | A、最大负荷电流 B、最大感应电压 C、最大故障电流 D、最小故障电流 |
装设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地面下设置的等电位接地网宜选用截面积不小于( )mm2的接地铜排连接成首末可靠连接的环网。(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9.1) | A、10 B、25 C、50 D、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