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 选项及答案 |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电缆明敷的桥架,电缆支架的层间可允许最小距离值是( )mm,且层间净距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10mm。(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2.2) | A、150 B、120 C、250 D、200 |
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偏差( )mm。(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2.3) | A、不应大于12 B、不应大于15 C、不应大于20 D、不应大于10 |
电缆桥架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电缆桥架的( )。(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2.6) | A、内侧 B、外侧 C、易紧固侧 D、任意一侧 |
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 )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 )m时,应有伸缩装置,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2.8) | A、30;15 B、20;15 C、30;20 D、20;10 |
电缆桥架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 )。(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2.8) | A、应做好金属防腐 B、应进行补强处理 C、应做好接地措施 D、应设置伸缩装置 |
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 )m/min,ll0kV及以上电缆或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1.10) | A、10 B、20 C、25 D、15 |
未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时,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交叉时最小净距离是( )m。(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2.4) | A、0.5 B、0.2 C、0.3 D、0.4 |
电缆与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 )℃。(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2.4) | A、25 B、15 C、20 D、10 |
未采取隔离或防护措施时,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与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平行时最小净距离是( )m。(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2.4) | A、1.0 B、0.7 C、0.8 D、0.5 |
水下电缆敷设时应采取( )措施,不得使电缆在水底直接拖拉。(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6.5) | A、助浮 B、保护 C、防火 D、固定 |
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应由( )进行。(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7.1.1) | A、调试人员 B、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 C、试验人员 D、电工 |
在室外制作6kV及以上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 );湿度大时,应进行空气湿度调节,降低环境湿度。(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7.1.5) | A、70%及以下 B、70%及以上 C、60%及以上 D、60%及以下 |
1l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终端与接头施工时,应有防尘、防潮措施,温度宜为( )。(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7.1.5) | A、5℃~25℃ B、10℃~30℃ C、15℃~35℃ D、0℃~30℃ |
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匹配,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 )倍。(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7.1.8) | A、1.0~1.5 B、1.5~1.8 C、1.2~1.8 D、1.2~1.5 |
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截面16~120mm2的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积( )mm2。(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7.1.10) | A、不应小于16 B、与芯线截面相同 C、不应小于10 D、不应小于25 |